业务咨询服务热线

0571-85368118

  • 科研云端

  • 电子邮箱

  • 首页
  • 本院概况
    • 机构简介
    • 院长寄语
    • 治理体系
    • 组织机构
    • 资质信誉
    • 目标愿景
  • 新闻资讯
    • 本院动态
    • 媒体报道
    • 政策法规
  • 科研机构
    • 道路交通研究所
    • 桥梁隧道研究所
    • 地下管网研究所
    • 排水环境研究所
    • 轨道交通研究所
    • 科技研发中心
    • 设计咨询中心
    • 试验检测中心
    • 运维诊治中心
  • 科研平台
    • 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 浙江省市政行业协会
    • 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
    • 浙江省沥青学会
    • 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
  • 科技服务
    • 服务领域
    • 项目案例
    • 成果荣誉
  • 团队建设
    • 团队活动
    • 学习园地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加入我们
    • 意见建议

最新新闻

  • 院务动态 | 浙江省长三角基础设施科学研究院召开2024年半年度工作会议
  • 行业动态 | 浙江省市政行业协会市政管养专业委员会市政管养技术培训交流会圆满举行
  • 行业动态 | 浙江省市政行业协会市政管养专业委员会九届一次委员大会顺利召开
  • 行业动态 | 创新引领,共促市政管养领域高质量发展
  • 院务动态 | 闻“汛”而动,全力保障新安江水库泄洪期间桥梁安全
  • 行业动态 | 第二届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研讨会在浙江绍兴顺利召开
  • 暑期实习 | 浙江省长三角基础设施科学研究院暑期实习招聘正式启动
  • 校招 | 浙江省长三角基础设施科学研究院2023届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 院务动态 | 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度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 院务动态 | 浙江省长三角基础设施科学研究院2023届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 院务动态 | 我院当选浙江省沥青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及道路分会主任单位
  • 院务动态 | 喜讯!我院被认定为杭州市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
政策法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政策法规

长三角一体化交通篇:2025年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互联互通

发布时间:2019/12/2来源:界面新闻作者:匿名


交通设施建设是城市间配置资源、提高协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长三角区域的交通一体化已有所成效,基本形成枢纽型机场、枢纽型港口、高铁网络和高速公路网络等区域快速交通骨干格局。

不过,与纽约、东京城市群对比,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程度不足,交通运输面临多个问题。比如,省际之间的部分道路尚未打通;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南京禄口等多个机场承载能力趋近于饱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密度不足等。

对此,《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基本实现,铁路网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公里/百平方公里,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进一步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基本建成世界级机场群。

铁路方面,围绕打通沿海、沿江和省际通道,加快沪通铁路一期、商合杭铁路等在建项目建设,推动北沿江高铁、沿江高铁武合宁通道、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通苏嘉甬、杭临绩、沪乍杭、合新、镇宣、宁宣黄、宁扬宁马等规划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沿淮、黄山-金华、温武吉铁路、安康(襄阳)-合肥、沪甬、甬台温福、宁杭二通道的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积极审慎开展沪杭等磁悬浮项目规划研究。

公路方面,加快推进宁马、合宁、京沪等高速公路改扩建,提升主要城市之间的通行效率。完善过江跨海通道布局,规划建设常泰、龙潭、苏通第二、崇海等过江通道和东海二桥、沪舟甬等跨海通道。滚动实施打通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提升省际公路通达水平。

航空方面,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宁波、温州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

在互联互通方面,《纲要》提出推进一体化智能化交通管理。全面推行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一网通、交通一卡通,提升区域内居民畅行长三角的感受度和体验度。

目前,长三角区域在省际断头路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去年6月,沪苏浙皖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首批重点推进17个省际断头路项目。协议签署四个月后,长三角首条省际断头路——上海青浦盈淀路与江苏昆山新乐路打通。这条1.29公里道路连通,终结了两地居民行至省界处“只能走小桥、不能开大车”的历史。同时开通的还有两条昆山市至青浦区的跨省公交线路,在新背景下,开启毗邻地区开行“跨省公交”的新探索。

从航空来看,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对区域集聚和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快,其航空枢纽设施容量的不足可能无法适应未来的航空市场需求量。此前呼声很高的“上海第三机场”——南通新机场现在被明确定义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三角地区发展的角度来看,南通新机场的意义远不止是“上海第三机场”,而是一个服务长三角区域的机场。在长三角发展角度,各个地级市之间的界限其实已经打破,建设公用段航空枢纽也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分析师指出,从地方政府债务的角度来看,虽然苏浙两省的债务绝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整体杠杆水平处于中等,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相对更为多样化,债务压力尚可控。这也意味着,地方政府有意愿且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 首页
  • 本院概况
  • 新闻资讯
  • 技术力量
  • 科研机构
  • 服务项目
  • 党建工作
  • 联系我们
© 2019 浙江省长三角基础设施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电话:0571-85368118  传真:0571-85361298  邮箱:3389318716@qq.com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西文街368号三楼  
ICP证:浙ICP备17011150号-2 邮编:310005